大學畢業(yè)后,大家就要去找工作了,找工作需要面試,關于面試,怎樣做自我介紹,才能讓面試官眼前一亮呢?面試中有哪些小技巧、注意事項呢?下面就是腳步網小編給大家?guī)淼漠厴I(yè)生求職自我介紹有哪些雷區(qū)_畢業(yè)生面試自我介紹妙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面試自我介紹一分鐘常見“雷區(qū)”:
1 自我介紹太短:我叫__,今年多大,來自__
很多求職者,尤其是應屆畢業(yè)生求職,都會這樣認為:我的簡歷上什么都有,沒啥好介紹的。所以一分鐘自我介紹就只有“我叫__,今年多大,來自__”這樣的基本信息,其他的就沒話說了。
你10秒鐘就答完了,面試官肯定不滿:首先,面試官會感覺候選人不善于交流,相親自我介紹都不止10多秒...其次,面試官會認為候選人對這一崗位不感興趣,所以連話都懶得說。10秒鐘哪里夠面試官看簡歷?
2 背誦簡歷:
還有不少人自我介紹都是像流水賬一樣做:
這樣過于俗套,缺乏新意的自我介紹并不能博得考官的欣賞。不要復述簡歷,如果非要講,請講重點!
3 自身特點與求職崗位不符
事實舉例不恰當。很多考生在做自我介紹時會利用自身的實例來向考官展示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特質,這樣的方式固然是可取的,但是有些考生卻不會甄別什么樣的例子可以說,什么樣的例子不適合在自我介紹中出現(xiàn)。
比如你求職的崗位是會計,在自我介紹中甚至會提及到“我自己曾經是個馬虎|粗心的人,工作上會出現(xiàn)毛毛躁躁的情況”這樣的一個缺點暴露了的話,就完全和統(tǒng)計局崗位所需要的認真和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是相違背的,那么考生在自我介紹中這樣的實例就和崗位要求是不匹配的,最后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運營面試自我介紹一分鐘,你該怎么說?
前言
面試自我介紹,是你見到面試官后,獲得的第一次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如果面試自我介紹的好,就可以讓面試官對你產生興趣,甚至讓面試官當即確定你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很多人在面試自我介紹時,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復述簡歷上的經歷。為什么這么說?
面試官通常同一天面試很多人,在見到你之前甚至沒能來得及看你的簡歷。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是快速知道你的“用處”(要知道,職場只需要“有用”的人),而不是聽你經歷過什么,然后讓他去總結你有什么“用處”。所以,你的面試自我介紹,就應該給他這個信息,即,你是個對這家公司、對他有用的人。
面試自我介紹,應該說些什么呢?
第一步,在你去面試的路上看下這家公司的產品,以及你要面試的崗位要求;
第二步,從自己過往的經歷中挑選出幾個加以潤色,切記一定要與這家公司的產品和崗位需求貼近;
第三步,進行面試自我介紹時主要說以下幾點:
我在過往的工作經歷中主要從事___工作。如,運營管理工作。
主要的工作職責是___。如,帶領團隊完成產品的拉新、激活、留存和轉化。
我曾作出過怎樣的成績。如,曾通過裂變營銷1天內低成本拉新3萬人。
基于這幾年的工作經歷,我總結了___工作方法。如,19種拉新方法。
我對貴司的產品很感興趣,對做好這份運營工作很有信心。
現(xiàn)在,面試官已經知道你的“用處”,第一關算是順利通過!接下來,就要見招拆招的回答面試問題了!
面試官會問什么問題,該怎么回答?
運營管理崗位,包括運營專員/運營經理/運營總監(jiān),隨著職位的不斷提升,招聘需求愈發(fā)全面,涉及拉新、激活、留存/活躍、轉化、裂變、數(shù)據等。
基于最全面的招聘需求,我為你總結出以下7大常見運營面試問題,你只要按照下面的問題和答案作答即可。
問題1. 你認為什么是運營?
按運營崗位劃分,運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活動運營、社群運營、數(shù)據運營等;按運營職責劃分,運營包括拉新、激活、留存、轉化、裂變等。
問題2. 關于拉新,你有什么好方法?
基于過往的工作經驗,我總結了19種拉新渠道,包括免費的、付費的、短期見效的、長期有效的、線上和線下的。
舉幾個例子:免費的有小工具營銷、商務拓展;付費的有SEM、軟廣告;短期見效的有病毒裂變;長期有效的有創(chuàng)意營銷和內容營銷??梢愿鶕覀兊漠a品和目標受眾,先對渠道進行篩選,再分別進行渠道增長試驗,以找到核心渠道,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運營目標。
如果面試官覺得你說的言之有理,就會往深了問下去。一方面,可以探出你的虛實;另一方面,可以為他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提供思路。
所以,任何一個問題,不要只知道皮毛,還要往下了解一層。展開腦圖,挑選其中幾個主要的拉新渠道,記住具體實施方法和步驟。
問題3. 如何有效激活用戶?
有效激活是指用戶通過完成“關鍵行為”,真正成為產品的有效用戶。也就是說,只要新用戶產生了這個行為,就大概率會留下來,長期活躍或馬上付費!提升激活的第一步就是確定這個“關鍵行為”到底是什么!
比如,F(xiàn)acebook的“關鍵行為”是7天內加10個好友;LinkedIn的“關鍵行為”是一周內建立4個聯(lián)系人。
基于過往經驗,我總結了提升激活率的7個步驟,以及8個降低激活率的常見運營錯誤,可以有效提升不同產品的激活率。
問題4. 如何提升產品的留存率?
留存階段大致分為4個,新用戶激活階段、中期留存階段、長期留存階段和用戶流失階段,每個階段的留存策略不同。
新用戶激活階段,重在使用戶快速完成“關鍵行為”;中期留存階段,重在使用戶熟悉產品,發(fā)現(xiàn)更多價值,形成使用習慣;長期留存階段,重在使用戶經常回來,避免流失;用戶流失階段,重在喚回已經流失的用戶,令其重新發(fā)現(xiàn)產品價值。
基于不同的留存策略,有不同的運營方法,我在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問題5. 如何提升產品的轉化率?
提升產品轉化率主要從產品、用戶、定價、轉化環(huán)節(jié)四個部分入手,產品有哪些功能可以變現(xiàn),用戶愿意為哪些功能付費,定價策略如何,以及轉化環(huán)節(jié)是否存在用戶流失,需要一一試驗和改進。
基于提升轉化率,我總結了5個關鍵步驟,只要一步步來,就可以逐步提升轉化率。
同時,基于定價,我還總結了15個定價方法,12個提升利潤的方法和22個提升銷量的方法。在過往的工作中,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注意,此處不用告知面試官太細的東西,吊足了他的胃口,讓他覺得你經驗豐富,上崗就能出成績!推脫的方法可以說,內容太多太雜,一時半會兒說不完,可以舉幾個小例子。比如:定價法里挑一個說,提升利潤法里挑1個說,提升銷量法里挑1個說,就ok了!
問題6. 裂變營銷,你有什么經驗?
目前行業(yè)里被應用較多的是基于邀請獎勵的裂變策略,其實裂變營銷還包括用戶自發(fā)性的裂變行為,例如口碑傳播和從眾心理等。
裂變營銷有花錢的方法,也有不花錢的方法。比如:基于喚醒用戶某種情緒,讓用戶自發(fā)的傳播產品信息,而這種情緒通常是敬畏、憤怒和焦慮;再比如:實體產品中,蘋果筆記本電腦上的logo、產品的獨特包裝、可重復利用的品牌購物袋,都令產品具有自傳播的能力。
這些方法被總結成6大原則,可以逐一試驗后展開應用。
問題7. 你有數(shù)據運營的經驗嗎?
之前在上家公司做過數(shù)據規(guī)劃、采集和分析的工作。
數(shù)據規(guī)劃工作主要在運營策略制定階段完成,基于北極星指標、關聯(lián)指標和關鍵指標進行設置。
數(shù)據采集的方法通常分為埋點法、可視化埋點法和無埋點法。之前了解過兩家服務商,神策?適用于埋點法,需要技術人員配合;GrowingIO?適用于可視化埋點法和無埋點法,大部分工作運營團隊自己就能搞定。
數(shù)據分析工作主要根據運營目標進行,比如現(xiàn)階段重在拉新,那么數(shù)據分析主要圍繞渠道拉新數(shù)據、成本數(shù)據、新增用戶的行為數(shù)據和生命周期價值等進行趨勢分析和判斷,輔佐運營策略的迭代。
面試時做自我介紹,如果這樣說,你就贏定了!
01
很多大學生都是這樣做自我介紹的,“我叫 __,畢業(yè)于 __,專業(yè)是 __,我大學時期擔任過學生會 __ 職務,還做過一些校內外的兼職,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能吃苦耐勞。我溝通能力很好,學習能力強,執(zhí)行能力強。我對互聯(lián)網產品運營很感興趣,希望從事這方面的工作?!?/p>
實際上,這個表述有一些問題:
A、姓名,學校,專業(yè),這些在簡歷上都寫得清清楚楚,面試官一目了然,沒必要說。
B、學生會經驗和兼職經歷介紹得過于籠統(tǒng),沒有說明具體項目,說服力不夠。
C、“溝通力強,學習能力強,執(zhí)行力強”,只是口頭上自夸,沒有例子,相當于什么都沒說。
D、“對互聯(lián)網感興趣”,只說明了主觀意愿,沒有說明自己所做的準備和努力。
我建議將這個自我介紹修改為以下這個版本:
我應聘產品運營崗位(我日常招聘的主要是產品運營人員,就以這個崗位為例),我認為我有能力勝任:
1、我大學時擔任過學生會干部,組織過各種社團活動,做過線上線下的活動策劃與執(zhí)行。比如,校園 __ 歌手大賽, __ 演講比賽,從活動策劃、方案準備,到宣傳推廣,組織聯(lián)絡,再到現(xiàn)場控制,經驗教訓總結等,我全面參與,并在其中起了 ___ 作用。
2、我做過兼職,做 ___ ,負責其中 ___ 環(huán)節(jié),在工作中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
3、課余時間,我在網上看了很多產品運營相關的資料和課程,日常會去逛 ___ 網站,學習 ___ 商學院的微課,對產品運營的工作內容有了基本了解。
4、現(xiàn)在新媒體很火,我也試著運營了一個公眾號,定位 ___ ,每周更新 ___ 篇,運營了 __ 時間,目前粉絲數(shù)是 ___ 。我是和另外 _ 名同學共同運營的,我們幾個的分工是, ___ ,我在其中負責 ___ 。粉絲來源是這樣的,種子用戶是我的同學和朋友,他們幫忙轉發(fā)之后有了一些二次傳播。
5、我平時喜歡比較新奇時尚的東西,喜歡體驗各種APP,我常用的是 ____ ,我覺得 ___ app和 ___ 做得比較好,原因是 ___ 。
以上這個自我介紹非常詳細說明了求職者為贏得崗位做了充分“準備”,有條理,有依據。大家可以以此為藍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或者減少內容。
這樣做自我介紹的好處是:
1、體現(xiàn)了求職者思維敏捷,條理清晰,邏輯性強。
2、說明求職者對贏得運營崗位做了很多積累,有一定的經驗、能力。
3、求職者對每項經驗經歷都能說明得細致到位,減少了面試官的質疑和追問,可以讓求職者在溝通過程中更主動、更自信。
特別提醒下,求職者在描述自己具體的項目經驗時,要充分利用STAR法則:
STAR法則是 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的縮寫,具體含義是:
Situation:當時的背景情況是什么
Task:當時的目標任務是什么
Action: 針對當時的情況,你采用了什么方法
Result: 結果怎樣,你學習到了什么
無論是介紹自己在學生社團的活動經歷,還是介紹自己的兼職經驗,或是介紹自己在其他公司的實習經驗,求職者都可以合理運用 STAR 法則,輕松表現(xiàn)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如果求職者之前實習的公司規(guī)模不大,產品不知名,在描述項目經驗時,在不違背保密原則的前提下,求職者可以通過兩三句話做個簡單的介紹。比如,這是一家做 __的公司,主要的產品是 __,針對 __用戶,滿足了 __ 需求。這樣一來,面試官可以更好地了解你的工作內容,還會覺得你腦筋清楚,邏輯性強。
02
幾乎所有的求職者在面試中都會說明自己溝通能力強,但很多人對溝通的理解并不到位。在我看來,“溝通”這個詞本身就蘊含了三層含義,首先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其次是了解對方的想法,最后是達成雙方認為一致的結果。因此,求職者在表述自己“溝通能力強”的時候,一定要舉例說明,不僅描述溝通的“過程”,還要把溝通“結果”呈現(xiàn)出來。
你可以說,我在學生會時,組織了校園籃球賽,我負責和學校溝通,籌備場地;還參與和__公司溝通,聯(lián)系贊助;同時,我全權負責和各班級班長體委球隊長溝通,下達任務,統(tǒng)計報名,制定具體規(guī)則,___ 。這些溝通的側重點和關注點都是不同的,我能很好地協(xié)調統(tǒng)籌,掌握進度。
你可以說,我在__公司時跟進了__項目,與4個平行部門打交道,我負責溝通協(xié)調,把大家的目標調整一致,最終保證項目在___天內順利完成。
你可以說,在我和其他 2 個同學運營公眾號的過程中,我負責溝通統(tǒng)籌所有的工作,對內管理幾個人的分工,對外聯(lián)系贊助合作,實現(xiàn)了 ___ 結果。
03
很多求職者想表達自己“學習能力強”,往往脫口而出,雅思 __ 分,六級 __ 分,排名在院系 ___ ,拿過 __ 獎學金。其實,面試官問的是更廣泛的學習能力,比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對工作快速上手的能力等等,不僅限于學業(yè)和成績。
你可以說,在嘗試運營公眾號時,從 0 開始到學會利用精美工具來排版,你只用了 2 天。
你可以說,你學校沒有 photoshop 公共課,你通過網上的教程來自學,現(xiàn)在可以熟練進行日常圖片處理。
你可以說,你在各種商學院中學習了產品運營相關的課程,目前已經對運營崗位有了清晰的了解。運營主要會做 ___, ___ 這幾方面的工作,用六個字概括是,“拉新、促活、留存”。
04
如果求職者想表達自己“執(zhí)行力強”,也最好舉例說明:
你可以說,我沒有拖延癥,凡事都不會拖到最后一刻才做,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提前完成,給自己留下富余的時間,可以檢查修正優(yōu)化。比如,我的畢業(yè)論文要求 _ 月份定稿,我在今年 _ 月份就寫好初稿了,比很多同學都早很多。
你可以說,我經常會有一些新點子新想法,是一個想到就能做到的人。比如,我想鍛煉身體,我就每天跑 1600 米,已經堅持了 3 個月。我想提高英語口語,就每天抽 1 個小時看美劇,絕不間斷。
你可以說,我在學生會工作期間,院系布置的工作任務,我總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贏得了學校的信任。比如, ____ 。
你可以說,在實習中,我的主管領導交給我的任務,我總能在他要求的時間之前提前1個小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多次被表揚。比如,領導布置我寫一個產品調研PPT, ___。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求職簡歷自我介紹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到同學們。如果大家還沒有選好一份滿意的個人簡歷模板,可以來腳步網網一個專業(yè)實用的在線簡歷制作網站,里面為你提供最新最熱門的簡歷下載模板,為大家找工作保駕護航。